老祖宗的八句俗语,句句道尽现实!
老人们经历的事多,阅历丰富,对人生的认识相对比较深刻,也留下了很多的经典名言,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俗语。
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
一、穷不走亲,富不还乡
人在贫穷的时候尽量不要走亲访友,因为会帮你的人早就帮你了,不会帮你的亲戚朋友只会瞧不起你,落井下石。而自己也会抬不起头,说话的时候挺不起腰杆,让他们看笑话。
其实人穷的时候走亲戚怕亲戚不受尊重待见是一回事,其次是作为穷人本身也不愿去走动,毕竟在比自己富裕点的人面前多多少少会感到自卑,再说去人家家里手上不拿点东西也不像样,而自己又确实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,会显得特别的寒酸,所以与其这样还不如不去走动。所以也就有了穷不走亲的说法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在生活中,雪中送炭的人少之又少,锦上添花的人一个都不缺。
当你富有后,回到故乡,会有很多势利小人来巴结你,奉承你。想求你办事借钱的人,不管你帮还是不帮,帮多帮少,这些人都会埋怨你,不懂得知足
毕竟瞧不起人穷,见不得人富的人大有存在,这种现象在农村尤为严重,当大家都知道你有钱了,七大姑八大姨甚至八辈子打不着一杆的人都会乞怜摇尾来巴结你,亲戚找着各种理由向你借钱,当地一些有的没的公共事业找你捐款,而且还觉得理所应当帮他们一把,如果不借不捐给他们就会说你小气抠门不懂知恩图报,总之什么难听的话都说的出来,从此在老家不仅名誉扫地,而且亲戚人脉也随之凉凉。总之会惹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,为了避免这种麻烦事,所以尽量富不还乡。
二、斗米养恩,担米养仇
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,最不能满足的就是人的心。当一个人在特别困难的时候你帮了他,他可能会感激一辈子,但如果帮的次数太多,他就会当成理所当然。
从“斗米”到“担米”的过程中,感激之情也会逐渐淡化,变得习以为常。一次不帮,他们就会生气埋怨你,觉得你这个人不好,把之前的好全部都磨灭,并把你当仇人看待。
其实没有谁对谁的好是理所当然。要懂得知足,心怀感恩之情,别人对你好,是你的福气,千万不要把这个当成理所当然,对你不好也不要埋怨人家。别人帮你是情分,不帮你是本分。
三、不怕马王三只眼,就怕人怀两条心
马王爷即马神,是天上的天驷星,传说他有三只眼睛,目光很犀利,人见人怕。三只眼的马王爷固然可怕,但是比这更可怕的是人的心。
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,很多人人前一套,人后一套,表面待人友善内心却阴险狡诈,背地里出阴招。最后可能会为了利益,出卖友情,出卖亲情。
在生活中,你左右不了别人,你也不可能去了解每一个人,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护自己。凡事多留个心眼,不要太过于相信别人。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无,做人做事问心无愧就好。
四、一勤交十懒,不懒也要懒
俗话说: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。一个勤快的人,如果交了十个懒惰的朋友,那么随着周围环境的影响,他也会慢慢变得懒惰。
因此,人应该正确的认识自己,自律戒妄,雄鹰在鸡窝里长大,就会失去飞翔的本领,环境会影响一个人也会改变一个人。
五、白酒红人面,黄金黑人心
酒喝多了顶多脸会红,神志不清,发酒疯。但在面对金钱的诱惑时,在欲望的驱使下,人会突破很多的底线,脸不但红了,心也会变黑,经不起银弹金弹的诱惑,做出一些出格和触犯原则的事情,最终走上不归路。
六、宁忍自己气,莫伤父母心
父母养大我们不容易,有时候忍一忍父母的唠叨,不要生气,她们都是为了我们好。百善孝为先,我们生活中要懂得孝敬父母,懂得感恩。
恶语伤人六月寒,千万不要用恶语去伤害最亲的人,即便她们会无数次的原谅。
七、天不语自高,地不语自厚。
“低调做人,高调做事”一直是很多人所奉行的行事准则,这两句话就有异曲同工之妙,要传达的意思都是要做一个低调的人。或许你身上有很多闪光点,如果这些点真的有价值,总有一天会被别人发现。
那些真正的成功人士是不会时刻去卖弄自己的成就的,他们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继续沉淀自己,让自己更有价值。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人,大金链子加身也依旧会给人一种廉价感。所以试着做一个低调的人,你会收获更多的东西。
古语说:“天不言自高,地不言自厚,以万物为参照,可洞观一己之不足。”
那些真正有学识有涵养的人,从不会刻意炫耀。相反,他们往往是最没有身份感的人。
八、不聋不瞎,不配当家
这句话的意思,当然不是说人真的要聋和哑才能当家作主,而是说我们为人处事要懂得“难得糊涂”。尤其对于一家的当家人更是如此,毕竟“清官难断家务事”,所以,很多时候没必要每一个小事都斤斤计较。还有一句话“水至清则无鱼,人至察则无徒”,这些老话都是在告诉我们,在与人交往中要懂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懂得给别人留余地。